(资料图片)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关金芳(右二)在教孩子们学剪纸。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李晓键 闻桂丽)“呐一耶、呐一耶……”近日,悠扬的鄂伦春族“赞达仁”民歌回响在黑龙江省呼玛县第一小学的校园里。这个暑假,参加托管的孩子们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关金芳的指导下,学会了多项鄂伦春族“非遗”技艺,让假期过得多彩又充实。
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是鄂伦春民族聚居地,“赞达仁”民歌、版画、剪纸等30项民族文化项目,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呼玛县将优秀民族文化搬进课堂,从娃娃抓起,进行传承和弘扬。
今年已经68岁的关金芳是国家级“非遗”鄂伦春族民歌“赞达仁”的传承人,2022年,她被呼玛县一小聘为特色课教师,教授的各种民族技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,鄂伦春语歌曲在这里广为传唱。
“鄂伦春族文化传承多靠口口相传,县里很重视民族文化传承,不少鄂伦春老艺人都被学校聘为客座教师,提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广阔平台。”关金芳告诉记者。
近年来,呼玛县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弘扬民族团结精神,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全县中小学通过开设鄂伦春“非遗”文化课程,开展多形式、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,传承民族优秀文化,引导学生热爱家乡、厚植家国情怀。
“我们要以‘非遗’文化传承保护为切入点,沁润孩子们的心灵,实现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共提升。”呼玛县副县长苏晓丹说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