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文 张修东
(资料图片)
歌者黄绮珊最近爆火的一首歌,歌词这样写:“向云端,山那边,海里面,真实的我应该走向哪边。”仔细揣摩,无疑是发出了灵魂拷问。静听天籁之音,这使我想到了最近一次接近“向云端”,走入“山那边”的卧云铺旅行。
齐长城脚下拍摄几张图片,将历史“城堡”防御根基和浸满几个世纪汗水的石块收纳镜头,我们将崇山峻岭的绿意揽入怀中,在曲曲弯弯的盘山路一直攀升,四面环山的卧云铺村扑入眼帘。
卧云铺村位于博山和莱芜交界处的大山,北面依偎着狭长的齐长城,将卧龙山、摩云山连绵,把霹雳尖、风门道关相牵,峰峦叠嶂,群山淹没,由此成为军事作战兵家必争的要塞之道,也使得卧云铺村名声大噪。
走进卧云铺,恰似走进一座石头城堡。山之上,云之下,石墙石路石房石桥悠然相连,石街石碾石井石槽密匝分布。环看地势,我在想,如果赶上雨天,整个村子一定是云雾缭绕,袅烟弥漫,人走在石街,犹如穿行于仙界,人卧伏石条,像极了躺卧在云之上,这大概是卧云铺名称的出处了。
沿阶而上,走不了十几个台阶,便有一小块石铺平地,然后,又是一些舒缓的层级台阶,之后又是一块石铺平地。循环往复,整个石路在拔高,铺石有韧度,弯弯有高度,步步入云端,登临高处,有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情境。
卧云铺村现有石屋院落200多座,千年古老原始,建筑架构独特,别具一番风格,历史在这里沉淀,我们来寻觅足迹。驻足观看沿途齐整规则的涵洞,到生活气息浓厚的“云中居”小憩,欣赏长在石缝里的黄菊花,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咖啡厅留一张倩影,打开王家泉子张家泉子井盖看一泓清泉汩汩,在老戏台下冥想当年一场古装戏的演出盛况,倍感历史行进的沉重脚步。大戏台前的一块石碑,字迹已经被时光冲刷得看不清原貌,历史已经走得很远。
一路前行,有着200年阅历的闫家大院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闫氏大院依地势而建,一层饲养家畜,二层用于居住,颇具雄浑挺拔。据说,始祖闫常山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庄稼汉。明朝永乐年间,兄弟4人因为得罪官府,由陕西齐家迁来山东。排行老三的闫常山几经考察,相中了卧云铺这块风水宝地。之后,他用计谋火烧匪窝,生擒匪首,帮助当地老百姓铲除了藏匿于霹雳尖山的匪患,由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英雄。
巡视闫家大院,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。我边走边想:卧云铺,这里的一姓氏一山泉一眼井一爿碾,一族群一大院,里面肯定藏掖了不少悠远的像闫常山类似的除暴安良的故事哩。
卧云铺村还是红色根据地。我来到《泰山时报》旧址,在编辑部、发行部门前沉思,感受烽火年代那些战火洗礼的氛围。拾级而上到达编辑部门口,环境优雅却大门紧闭,或许是那些仁人志士正在室内编辑战报,正在分发报纸,正在策划未来,正在研讨发展,让我肃然起敬。妻子为我留下影片以纪念。
千年古村,今朝已醒。卧云铺村成为国家级传统村落,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,并被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办公室评为文化遗产单位。这几年,卧云铺的开发建设跨入快车道,高档民宿区、休闲餐饮区、民俗文化展示区各项工程如火如荼,彰显一派新貌。
不仅仅因为它的古老,还有那些说得清道得明的淳朴民风,着实让我喜欢起卧云铺来了。
在石街行走,我发现有好几处“拐弯抹角”,它是当地一种独特的建筑方式。街道遇到转弯时,房屋墙角在2米以下的墙面,被抹去棱角,像刀砍斧削一般,成为一景。“上不让天,下不让地,中间让和气”,最大限度方便路人通行,尽可能利用空间,体现出村民之间互敬互让、和谐共处的理念。而进村之前小摊前卖篦子村妇的笑脸,“卧云铺老店”店主那和祥的面孔,沿街蹲守叫卖自家小米和善老者亲切的话语,犹如让见到了我莱芜老家的亲人,不知不觉间已经热泪盈眶。
我在想,这正如我从卧云铺上摘下的朵朵彩云,捧在手中慢慢欣赏,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谐和进步,和人们的绵长幸福。
壹点号白炭坡张修东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标签: